【主辦機構】
本校由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於一九七八年創辦,乃香港政府資助之英文文法中學。聖公會在香港正式成立於一八四九年,設立了許多牧區和傳道區,亦建立許多教 堂,傳揚聖教,宣廣福音;亦開辦了不少學校,在教育事工上發揮了很大貢獻。本校是香港聖公會所辦三十三所中學之一。
【辦學方針】
以基督精神為宗,注重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六育之均衡發展;讓學生不單在個人生命素質上得以培育,也對社會有責任感、歸屬感,服務社群,貢獻社會,榮神益人。
【校訓】
智毅健群
- 智: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;認識至聖者就是明智。(箴9:10)
智仁勇同為天下之達德,而智者不惑,明辨是非。 - 毅:遭受試煉而忍耐到底的人有福了;因為通過考驗之後,他會領受上帝應許給愛他的人那生命的冠冕。(雅1:12)
士不可以不弘毅,果決力行,志決而不為外動搖。 - 健:我嚴格地對付自己的身體,為要完全地控制它,免得我叫別人去競賽,自己反而被淘汰了。(林前9:27)
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,學而不倦。 - 群:我們要彼此關懷,激發愛心,勉勵行善。(來10:24)
君子群而不黨,和以相處,互助合作,而又尊重他人。
【教與學】
鼓勵老師互相交流,多參與校外有關講座及加強應用資訊科技教學,提高教學質素。設有資訊科技委員會協助各科及老師按步提升資訊科技教學的應用。鼓勵同學多 發問,多思考,透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或課研習作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。為了方便學生有效學習,電腦室於中午及放學後開放給同學使用,而溫習室則於放學後開放 至晚上8時。設有展覽角,將學生課研習作展示,令同學更能發揮其創作力。
【教學語言及家課政策】
本校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,除教授中國語文、中國文學、普通話、個人及社會教育、通識教育、中國歷史、宗教教育及綜合藝術(中四)使用中文外,其他所有科目全用英語授課。學生每日平均 約需2至3小時完成家課及指定溫習,形式有工作紙、課後練習、資料閱讀及課研習作等。
【班制】
本校本學年共設30班
年級 | 中一 | 中二 | 中三 | 中四 | 中五 | 中六 |
班數 | 5 | 5 | 5 | 5 | 5 | 5 |
【課程】
本校為照顧學生不同的興趣和能力,分別於初中、高中及預科提供多元化課程。
科目 | 中一 中二 |
中三 | 中四 | 中五 中六 |
中文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中文廣泛閱讀課 | ● | |||
英文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英文廣泛閱讀課 | ● | |||
數學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延伸數學 | ● | ● | ||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(中四及中五)/通識教育(中六) |
● | ● | ||
科學 | ● | ● | ||
物理 | ● | ● | ||
化學 | ● | ● | ||
生物 | ● | ● | ||
普通電腦/資訊及通訊科技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地理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經濟 | ● | ● | ||
世界歷史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中國歷史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 | ● | ● | ||
中國文學 | ● | ● | ||
宗教教育(初中)/倫理(高中)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倫理與宗教 | ● | |||
個人及社會教育 | ● | ● | ||
全方位學習課 | ● | |||
普通話 | ● | ● | ||
音樂 | ● | ● | ||
視覺藝術/綜合藝術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體育 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工藝/家政 | ● | ● |
* 所有中一至中三學生均須交替修讀工藝科及家政科。
【學生活動】
設有學生會,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幹事會,發揮學生之自治、自主、自律精神;並有由各班級、學會代表組成之代表會。
設有智、毅、健、群四社,培育學生之領袖能力,並聯繫各班級之同學,以增強及加深同學間之交流活動。
課外活動設有:
中文學會、經濟學會、英文學會、地理學會、數理學會、美術學會、天文學會、麵粉花班、中國書畫班、電腦學會、事研討學會、辯論學會、粵語戲劇學會、英語戲 劇學會、英文書法班、朗誦學會(英文)、插花班、遊戲學會、圖書館學會、音樂學會(合唱團、樂器班、管絃樂團)、飾藝班、普通話學會、TST樂隊/鼓班、 航空青年團、公益少年團、女童軍、少年警訊、童軍、基督徒團契、田徑/長跑、籃球、羽毛球、舞蹈、足球、曲棍球、乒乓球、排球、草地滾球班、網球班、投球 班、花式跳繩、劍擊班。
除中英文校報外,各學會亦有定期刊物出版。
【學生輔導】
以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為宗旨及「全校參與」推行之模式。本校每年為同學設計不同的活動,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,成熟的心智及適當的技巧,去面對及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困難。
- 中一級同學透過「大哥哥大姐姐計劃」,接受高班同學的輔導,盡快投入及適應中學生活
- 輔導老師按每級同學心性發展階段特性,提供適切的性教育活動
- 每年皆舉辦各級家長日,讓家長成為學校的伙伴,共同培育同學成長
- 舉辦全校性大型活動,加強同學對社會及青少年問題的認識及關注
- 社工、輔導老師輪流當值,為各同學提供諮詢及個別面談服務
【歷年公開試成績】
# including Bachelor of Science (Honours) in Physiotherapy (3 offers) and Bachelor of Nursing (7 offers)
欲知詳情,請瀏覽本校升學就業輔導網頁:
https://www.skhtst.edu.hk/careers/category/data-and-statistics/hkdse-f6-graduation-stat/
本校成績及升學概況:
本校學生參加歷屆公開考試,均能獲取優異成績:
- 第十一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年度):學生128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2.4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.9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5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1.4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6.0%(其中學位佔94.4%)。
- 第十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一年度):學生141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2.6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.7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9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4.3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8.6%(其中學位佔95.0%)。
- 第九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九至二零二零年度):學生139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2.8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9.8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7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2.8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7.1%(其中學位佔89.9%)。
- 第八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年度):學生143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8.6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85.0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7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8.6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9.3%(其中學位佔97.2%)。
- 第七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七至二零一八年度):學生161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1.7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9.1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5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4.4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7.5%(其中學位佔92.5%)。
- 第六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度):學生157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37.7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5.8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5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4.3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1.1%。
- 第五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五至二零一六年度):學生163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1.8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.5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6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5.1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93.3%。
- 第四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):學生172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36.2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3.2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8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2.4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86.0%。
- 第三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年度):學生173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39.6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.5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9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2.5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82.7%。
- 第二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三年度):學生181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4.8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9.4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8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7.2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80.1%。
- 首屆中學文憑考試(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):學生179人參加中學文憑考試,各科平均取得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41.6%,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.6%,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.8%。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或以上的比率為92.7%,獲大學聯招派位的比率為 85.5%。
【獎學金及獎勵計劃】
設有多項獎學金以鼓勵學生積極進取、奮發上進,頒予:
- 校內外學業成績優異學生
- 學科成績優異學生
- 品格優良學生
- 學業有顯著進步學生
- 服務精神優良可嘉學生
- 宗教服務優良學生
- 義工服務優良學生
- 校外體藝優良學生
【圖書館資源】
現有中英文藏書二萬四千餘冊,定期雜誌約四十份、錄音帶、錄影帶、鐳射唱片等九百餘盒,VCD八十多隻、CD-ROMs約一百五十隻,圖書館內設有三部電 腦供給同學上網學習及翻查資料之用,並於一九九六年九月開始電腦化借還書籍服務。
【宗教活動】
基督教教育是本校目標和理想,宗教活動注重個人生命的培養,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基督信仰,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生活方式。設有基督徒團契,舉辦宗教週和五餅二魚籌款活動等,也與聖公會靈風堂聯合舉辦福音營及報佳音等活動。
【德育及公民教育】
德育:
設有德育課程,以培育學生的品格,學習待人處世之道,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。設有班主任堂,以促進師生之了解及溝通。
公民教育:
設有小組,出版刊物,報導本港社會活動、組織及介紹有關廉政、選舉、司法等;定期有各類型的展覽,介紹世界各地和中國的情況,並有參觀、訪問、鼓勵同學參與義工服務、社區活動(例如:沙田青年議會)和與中國各地中學生交流等活動。
【校徽淺釋】
本校校徽是由一些簡單的十字架、禾穗和齒輪圖案構成。其寓意為:支持著整個校徽的十字架,明顯地代表著本校的宗教信仰--基督教。禾穗挺拔寓意著本校與學 生不斷茁壯成長,充滿生機;而互相緊扣的齒輪則有著向前進步、積極向上的意思。另一方面,禾穗與齒輪亦標誌著沙田由一個農業社會「前進」成為一個工業社 會,跟隨時代脈搏而發展。